打造流行音樂帝國磐石 台灣Life Style
旺報 【記者潘罡/專題報導】2010-02-28
相較於大陸如雨後春筍的劇院建設,原本以精緻文化領先自居的台灣相形見絀,不過台灣有兩項傲視亞洲的表演工程,被業界視為未來帶動音樂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的契機,而且這兩項建設,都映射出台灣自由民主的生活型態所產生的創造能量,那就是「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和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近20年來,台灣儼然成為華語世界的流行音樂帝國,業界普遍認為是拜台灣自由開放的社會所賜,而這也是大陸至今依然望塵莫及之處。去年底,中國媒體做過分析研究,對於大陸至今仍無法複製出周杰倫、張惠妹、縱貫線這類流行偶像歌手和團體,還是納悶不已。殊不知台灣文化界早已有答案,而政府也認知流行音樂是台灣最可貴的文化產業之一,行政院更在去年把流行音樂列入文化創意產業六大旗艦計畫。
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將綻光芒
「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和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就是維繫帝國光芒的重大指標。其中,「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國際競圖結果在今年元月底揭曉,由美國紐約的建築師Jesse Reiser領軍的RUR(Reiser+Umemoto RUR Architecture PC)團隊拿下首獎,並取得最優議約權,預計2011年開始動工興建,2014年完工啟用。
未來「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將坐落在台北市南港區向陽路與忠孝東路交叉口東北側,介於南港三鐵共構車站與捷運昆陽站之間,占地7.65公頃 。在RUR規畫下,它成為一個由公園、劇場及公共空間交織而成的聚合體,包括一座外型搶眼,融合辦公室和音樂廳的主體建築,裡面有容納4500到6000席的室內表演主廳館;此外有一個以LCD螢幕組成外牆的「名人堂」和可移動的「機器劇院」(robot theater)。
至於戶外的大型開放表演空間,整體結構宛如拉長的羅馬環型劇場,裡面可容納15000位觀眾站立欣賞演出。該空間配備了一個長方體的舞台,可以像雨傘般伸縮變成多角體,還可在鋪於地面的軌道上自由移動。音樂中心還有展示空間、數位圖書館、中小型室內展演live house、主題公園、產業社群暨育成空間等。所謂產業社群和育成空間更是難能可貴,因為中央政府喊了多年打造創意產業園區,至今依然不成模樣,未來流行音樂中心的產業社群和育成空間將能扮演園區角色,發揮群聚效用。
「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的誕生過程,同樣反映出台灣自由民主社會的運作機制。台北市政府為了讓「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發揮預訂的功能,前後開過五、六次以上公聽會和座談會,聽取流行樂界和學者的意見,然後訂出國際競圖的審核標準。此外,僅管RUR已取得最優議約權,但有部分設計,北市文化局認為不夠理想,要求RUR進一步修改,務求面面俱顧。
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
至於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基地位於高雄港11-15號碼頭,面積約11.89公頃 ,西臨漁人碼頭,南接新光碼頭,北接愛河沿岸設施,預計興建3,500席以上的室內表演廳堂和12,000席的戶外表演場所,此外還有流行音樂展示區、產業社群、海洋文化展示及旅運服務中心、文化創意產業專區及行政管理部門等,除了展演功能外,同樣看重後端產業鏈的厚植連結與音樂人才的培育功能。該中心原本要在今年初展開國際競圖,但目前還停留在公聽會階段。
事實上,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的構想脫胎自2004年高雄市文化局所提出的「高雄青少年流行音樂中心」。當年,高雄市文化局曾邀請英國名建築師威爾˙澳斯,規畫了一份「高雄青少年流行音樂中心」與「國際會展中心」共構藍圖,預訂地在高雄「海洋之星」中油成功廠區。
當時威爾.澳斯的共構圖,呈現了一個極具現代感的玻璃帷幕建築。它有一部分延伸到海洋中,讓人聯想到知名的挪威貝爾根音樂節的歌劇舞台設計意念。建築物外觀則是不規則的橢圓以及稜角線條,顛覆了傳統音樂館的方正造型,也吻合工業科技、流行音樂和海洋城市給人的印象。除了科技商品展外,該建築原本預計興建一個可容納5000人到7000人的表演廳,還有一個1500人的中型演藝廳以及實驗劇場等。高雄市政府宣稱將為台灣打造一個最具競爭力和特色的流行文化與海洋園區,這個口號沿用至今,成為「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的標竿。
留言列表